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金蜀黍(1 / 1)

“少爷少爷,我看到码头了,我们马上就到沃阳了!”

云清本来神色恹恹地歪在榻上看书,听到阿舒的话之后精神一振,放下书起身走出了船舱,来到了甲板上。

从京城到宁州最快最便捷的方式便是先从京城到轩州,然后取水路到沃州,再从沃州转成陆路到宁州。

他们已经走的是最近的一条路了,饶是如此,进入沃州地界时也已经到了六月下旬,又行了两日才到沃州首府沃阳。

天气炎热,船行在运河上也觉不出凉爽来,云清怕热,哪怕是穿着最凉爽透气的天丝缎也觉得难受,恨不得把衣服的胳膊腿儿全剪了。

此时他却顾不上烈日炙烤了,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航程,他现在对陆地的渴望到达了顶峰。

贺池已经在甲板上了,听到身后的动静,他扭头看向云清,这段时日两人朝夕相处,倒是比之前熟稔了许多。

“王爷。”云清笑着打招呼,“听阿舒说我们快到沃阳了。”

“嗯。”贺池伸手指向前方,“那就是沃州最大的码头,沃阳码头。”

云清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就见前方的河面极其宽阔,停了许多船只,喧杂的吆喝声隐隐约约地从远处传来——是力工卸货的号子声。

云清感慨道:“码头这么繁忙,难怪沃州富庶。”

运河经过沃州的河段很长,因此沃州境内码头很多,来往贸易繁荣,是南方这几个州里最富庶的一个。

贺池点了点头:“沃州知州石启晟,为人圆滑,能力却不错,将沃州治理得很好。”

云清转头看他:“那王爷要去见他吗?”

他们本来出京时用的是亲王仪仗,从京城出发前往轩州的途中,每途径一处便会引得当地官员前来参拜,贺池不胜其烦,索性撤去亲王仪仗,伪装成商队,到了轩州后直接包了一艘商船,出发前往沃州。

若要去见知州,便得表明身份前往。

贺池摇头道:“不去,现在去见他没有意义,我们在城中休整一晚,明天启程前往宁州。”

云清笑了笑,

到了码头,元福公公带着人去城中安排住宿,云清见码头热闹,便打算去逛一逛。

左右无事,这些天也在船上闷了太久,贺池便随他一起。

码头附近便有一个市集。

许多南来北往的行商在这里摆摊,卖一些本地没有的稀奇玩意儿。

云清逛得津津有味。

突然,他的视线一凝,快步走到一个摊子前,拿起一个黄澄澄的棒子,问道:“这个怎么卖?”

行商看了看两人的衣着,堆着笑道:“一两银子一个。”

云清挑了挑眉:“按个卖?”

行商舌灿莲花:“客人您有所不知,这是从南洋运回来的金蜀黍,您看这色泽多富贵,摆在家中或是送给亲朋好友都是十分不错的。”

他看了看云清,又继续卖力推销道:“公子应该已经成亲了吧,您看这金蜀黍籽粒这么多,寓意是极好的,摆在家中保管您多子多孙多福气。”

贺池眼神奇异地看了过来,云清抽了抽嘴角:“行了,别跟我吹了,十文一根,你一共有多少存货,我全要了。”

行商本想着宰个冤大头回回本,看云清衣着富贵,人又年轻,看着像个读书人,以他的经验这种人一般脸皮都薄,他拉着多吹嘘一会儿说不定就拉不下脸皮付钱了。

谁知竟然遭到断崖式砍价,行商表情懵了懵,连张着的嘴都忘了合上,紧接着却听到了云清说全都要买下的消息,他的表情迅速转为惊喜:“我那儿还有三百多根呢,公子当真全都要了?”

他这次去沅州,听了那边南洋客商的忽悠,以五文一根的价钱进了一堆金蜀黍,结果一路兜售,根本卖不出去,这东西又沉又占地方,他天天发愁,恨不得赶紧脱手。

现在终于有人要买了,十文一根算上一路的运输费用他也算薄薄地赚了一点,总比砸手里好。

见云清点了点头,行商立即开始收拾自己的摊铺:“公子稍等,我的货全都存放在客栈,我这就带您去。”

贺池眼神惊奇地看着两人迅速达成交易,他不知道云清买这么多祈求多子多孙的金蜀黍做什么,难掩好奇地跟着他一起往行商的住处走去。

云清验了货,发现全都保存得挺好,便爽快地按照十文钱一根的价格付了三两八钱银子,行商乐呵呵地,立即主动表明可以帮他们把金蜀黍送到住处去。

云清又细问了行商在何处跟何人买的金蜀黍,行商做成了生意,自然知无不答,反正这金蜀黍的生意他是不可能再碰了,也不介意告诉云清。

云清仔细记下后,便告诉了他自己下榻的地址,让他送过去——刚刚他们逛到一半就有侍卫前来告诉两人今晚的住处在哪里了,也不知他们怎么是找到贺池的。

行商先运着东西走了,云清和贺池慢悠悠地闲逛回去。

云清对街边的美食报以极大的热情,不一会儿两只手里就都塞满了吃的。

贺池从小受到的礼仪教养让他做不出在街上边走边吃的事来,看云清都拿不下了还在买,犹豫了一下,还是伸出手帮云清接过了小贩递过来的糖水。

云清眼里闪过笑意,低头扎了块炙猪肉打算趁其不备塞到贺池嘴里——却落了空。

贺池反应极快地往后避了避,云清眨了眨眼,用烤肉轻轻碰了一下他的嘴唇,“张嘴,很好吃的。”

贺池皱了皱眉,抬眼看云清却对上了他眼里极放松的清浅笑意,鬼使神差地张了嘴,咬下了竹签上的烤肉。

是好吃的。

肥瘦相间,调味也恰到好处,贺池咽下烤肉,看着吃得香喷喷的云清,拧开竹筒把糖水递了过去。

云清道了谢,伸手接过竹筒,两人的手指短暂地相触。

贺池收回手,轻轻蜷了蜷手指。

等到云清吃饱喝足,贺池才问起云清买金蜀黍的事。

两人已经走到了街巷里,行人寥寥,云清靠近了贺池一些,保证说话的声音只有他一人能听见。缓声开口道:“南洋有一种谷物,名叫玉米,也叫玉蜀黍、苞米,耐寒耐旱,可在土壤贫瘠的山区种植,且十分高产。”

贺池眉间一凝,“金蜀黍?”

云清的声音轻而缓,落入贺池的耳中却宛若惊雷:“对,除了这个,南洋或许还有别的高产作物,若是都能引入大瑜,何愁天下百姓无粮?”

贺池眼神震动,被云清话中的豪气激得心潮起伏。

他不知云清为何选择了自己,以云清的聪慧和他掌握的这些信息,不管投在谁的麾下都能得到极高的权势和地位,他却偏偏选了没有人放在眼里的自己。

可不论原因究竟是什么,既然云清选了他,他一定会拼尽全力,拿下这江山,再和云清一起,亲手打造出云清口中的那个盛世来。

——

第二日,众人便整装往宁州而去。

在沃州境内又行了十来日,才终于看到了界碑。

进入宁州,差异显而易见。

在沃州,官道上经常能见到往来的商队,或是独行的马车,等到走进宁州的分岔路口,路上的商队便陡然减少了。

商队的人也不像之前那样爽朗健谈,反而多是愁眉苦脸的。

大部分人看到他们这么大的商队,都是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们,却也不会说什么,赶着车马便匆匆地错身而过。

倒是有个精壮汉子,停下来好心提醒了他们一句:“前头有山匪,你们还是快掉头回去吧。”

云清这日骑着马行在外面,他的穿着和寻常护卫大不相同,一看便知在商队里有些地位,因此汉子的话便是对着他说的。

云清拱手道:“我们受人之托前往封宁城,回不得头。大哥,那些山匪真有这么凶吗?我们雇了这么多护卫也打不过?”

汉子看了眼他们的队伍,叹道:“寻常的寨子自然吃不下你们这么大的商队,可你们一看便是肥羊,说不得他们便联合到一起对付你们。”

“况且就算这些小寨子不出手,可你们去封宁城必须得经过翼断山啊,那可是龙虎帮的地盘,匪众何止千数,你们斗不过的,听我一句劝,别去了,怕是有去无回啊。”

云清和贺池对视了一眼,这么大的匪窝,离封宁城也不算太远,竟然真的嚣张至此。

贺池沉着脸,封宁城的官兵,实在太废了。

云清让阿舒取了些在沃阳城买的特产过来,他递给汉子:“多谢大哥提醒,只是这封宁城我们却因故非去不可。”

汉子见劝不住,有些生气地摆了摆手:“非要去找死也随你们吧,我不图你们这些,我走了。”

他说完便一挥马鞭,拉车的马儿嘶鸣一声,哒哒地往前跑了。

阿舒有些生气地看着他的马车,“少爷,他也太不识好歹了,你送他吃的,他怎么能这么对你说话?”

云清倒是不在意地笑了笑:“在他眼里不识好歹的是我们才是。”

商队继续前行,果然路上遇到了好几波规模不大的匪帮,精壮的土匪站在林间树上,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却因为忌惮他们人多没敢动手。

这日,商队离开了黔余县,赶往下一处落脚的城镇。

行至正午,到了吃饭的时间。

商队正要找地方停下,官道右侧的山上却跌跌撞撞地跑下来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年。

护卫在侧的侍卫察觉到动静,转身盯着山间,手搭住刀鞘上随时准备着出刀。

少年离得近了,众人才看清他身上的血污。

少年嘶哑的喊声传进众人耳里。

“救命!救救阿娘,救救爹爹……求你们救救他们!救命……”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