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豪杰书院>女生耽美>通房丫头> 失信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失信(1 / 1)

巫蛊一事在段府内闹得沸沸扬扬。段盛尧先给段敬山写一封信,告诉他此事,要他快些回来。而同时大部分压力又都在老二段敬云身上。大哥不在,他便是帮着父亲的主心骨,但因着他之前维护三夫人,段盛尧总难放下。因而,去搜三夫人厢房时,段盛尧完全没让段敬云跟着。到最后段敬云被他发配去看弟妹,等到结束了才得以迈出厢房。他急着去问究竟如何,可得到的结论却是无事。

三夫人房中什么也没有。

而她本人,似乎什么也不在乎。当段盛尧派人去的时候,她甚至还笑面以对,温温和和地请人进了屋。等到来人两手空空地离开时,她也分毫不急,依旧平静送人出门,没有嘲讽,也没有委屈。

段盛尧扑了个空。他料想的一切都没有成真,三夫人办事“滴水不漏”。

这是他的原话。任谁听都能听得出来他这话里的嘲讽意味。段敬云气不过,与他争论起来。他说,三姨娘向来与母亲交好,父亲你也是知道的。既然如此,她又为何要行巫蛊害母亲?段盛尧严厉地说,可那巫蛊正是她祈福时掉下来的,你又当如何解释?知道你心善,但世间人情远没有你认为的那么简单。三姨娘以前是如何害敬邦的,这你都忘了吗?

一提到敬邦,段敬云就一阵气血上涌。这是他的亲弟弟,虽然蛮横骄纵了些,有时他也看不惯这孩子的做派,但到底血浓于水。段敬邦之死,于他心中也是一枚刺卡着,动一动就疼。他知晓父亲为敬邦的去世一直耿耿于怀至今,却不能接受人们在并无证据的情况下始终对三姨娘表示怀疑。在他的认知里,三姨娘也是他的亲人。父亲为什么会对与他相伴多年的姨娘这般冷酷戒备,并且在已经弄清了敬邦死因之后还依旧认为三姨娘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对于这点,他是很难、甚至是不能够理解的。

段敬云深吸一口气,平稳了心神,说,无论如何,既然无法证实此事是三姨娘做的,父亲就应当先撤了院子里的人。段盛尧尚且保持着他自己逻辑里的理智,并没有对儿子动怒,而是平静地说,你没有娶妻纳妾,你不知道。后院争斗比你所见的要复杂得多。段敬云说,我看父亲的后院倒是非常和平。段盛尧说,不,你错了。你认为平静,那是因为没见。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明争暗斗,不然你当为什么敬邦会死、二姨娘的孩子又会是个死胎?

段敬云说,既然如此,父亲就认为这些事全是母亲和姨娘做的了!段盛尧道,这些事确然有可能是巧合。可巧合多了,就不再是巧合。当年我力排众议娶了你母亲,便想到有如今后果。于是处处敲打,叫她们不要有异心。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到底没压住。如此看,实则也是为父的罪过。

段敬云没再说话。但他明白,父亲这么说归这么说,心里一定不会这么想。从小到大灌输给他的观念似乎就是父亲永远都是对的。段盛尧从不认错,他的一切都有理由。错误是他人的。他甚至也明白,自己和大哥现在还能有错,是因为还有父亲。当他们也成家立业了之后,便又会成为像父亲这样完美至从未出错的人。

出了父亲的房门,段敬云顺着小路慢慢往后院走,脑子里想了很多。比哥哥晚生一年注定了他是老二,也注定了他与敬山走的是不同的路。段敬云越长大些,越看到父亲与后院的种种,便总是不由想到,倘若他是这个长子,倘若他是母亲肚子里早出生一年的那个孩子呢?不用说,他肯定早早的就疯了。他与大哥的性格不同,从小的选择也不同。大哥在尚且年幼的时候就得跟着父亲学礼知礼,再长大些就要学着管家的种种事宜,从小就明白了很多道理。可他不一样,有大哥托着,他便总比他自由些——或者说,自由很多。正好似段敬山的兴趣爱好绝对不是会跑马和蹴鞠一样,段敬云的喜爱他替他兜着,但自己却感觉不到。

经由此事,段敬云更难以想象段敬山到底经历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如果让他一天到头都要想着后院纷争、为这些人的明争暗斗而收拾烂摊子,他宁愿再也不在这个家呆。也许可以说他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吃饱了撑的,有的是人会愿意为了这些财产而将自己困于沼泽里。好吧!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反正那些都不是他的选择。段敬云仰头看看天,总感觉这高墙四四方方圈住了他的心,好似天空只有这么大。他便想起来在段知燕还很小的时候,大概五岁那时,抱着他的腿,问出的那个问题:

二哥,天便只有院子这么大点吗?

段敬云说,天很大很大,是燕燕只能看到这里。

段知燕眨眨眼说,那燕子也能看到很大的天空吗?段敬云就笑了,说是呀。段知燕于是说,燕子是燕子,我也是燕子。燕子会飞,能看到大的天空,可我为什么不会,只能看到这么一点呢?

当时段敬云叹她聪明,但心里已很不是滋味。段盛尧要“小姐端庄”,在段知燕彻底“知礼”之前基本上不会让她随便出门。当年对三妹妹就是这样,段竹馥被养成了个温柔乖顺性子,嫁人后唯夫家是从。段盛尧认为这是他的功劳,于是又不假思索地交予到段知燕身上。可段敬云自己也知道,一个段竹馥已经落入窠臼,再多一个段知燕便是毁她的一生——他不认为一个女孩家不知道天到底有多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她们不被允许读书,可也不能变成傻子。单纯和善良有时也并不牢牢绑在一起。后者会让她成为左邻右舍都称赞的好姑娘,前者却会让她受欺负。

段敬云被这一档子事搞得焦头烂额,慢慢走到后院时,他有意去三夫人的厢房看了一眼,却见前面依旧被侍从围得水泄不通,也只能皱皱眉,长叹一声。段盛尧对三夫人起了戒心,他也没法子扭转父亲的想法。便只能想到,无论这件事是否是三姨娘做的,她的下场都好不了。保不齐就要被父亲出弃。

这里的人都是段盛尧的,段敬云想进也进不去,只得作罢。他绕了两圈,便去找大夫人要看看她的情况,不多久又要随父亲去衙门看看那巫蛊娃娃。如此一来,半日过去。待到楚歌奉大夫人之命要去看看三夫人时,庭院里的人已经撤了。此行顺利得超乎她的想象。楚歌欣喜若狂地冲进去,却在见到三夫人的状况后冷了热血。

三夫人坐在榻边,手里捏着一张绣图,依旧在不紧不慢地绣着。但她没有点灯,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收拾好屋里的一切。

诗文与曲谱落了一地,被随意丢弃在身边,她的嘴唇有些干裂,茶杯被丢到书架旁。楚歌在门口站了一会儿,默不作声地掩门进来,将地上的东西都收拾了一番。三夫人也好似没有看到她一样,两人静静地做着自己的事,仿佛一根针落到地上都能吸引住目光。

楚歌将那些书都捡起来,把曲谱归好类放到书架边缘。又拿回茶杯来,试试茶壶,里面的水还温热着。她倒了一杯,送到三夫人手边,才终于讨得她抬头看自己一眼。三夫人温柔的眼睛里带着格外的笑意,轻和万分地看着她,微微笑道,谢谢,辛苦你啦。

楚歌轻声说,这是奴婢该做的,不辛苦。她将茶杯往三夫人手边推了推,说道,您一日没喝水了,润润嗓子吧。三夫人奇道,你怎么知道我一日没喝水?楚歌说,您嗓子都哑了。三夫人这才愣了愣,抬手摸摸自己嗓子,沉默半晌,突然笑了笑。她说,是,我都没发觉。还是你仔细,楚歌,要是没了你,我可怎么办?

三夫人放了绣图,捉了她的手过来,放到膝上。她的手指温热,可手掌却很凉。楚歌不知道这样的原理,她只觉得三夫人好像有点不对劲。她料想到她会伤心、会愤怒,乃至于会心碎到泪流满面,但却没有想到她这么平静。这种静默是完全与冷静搭不上边的。就好像在绝路上,任何与焦躁相关的情绪才是正常的,殴打比团结更常见,甚至暴怒将会比慈悲更加的让人心安。

但这时却不。三夫人拉着她的手,将手掌轻轻贴上她的头发,顺着往下摸了摸。楚歌的侧脸被抵上一只柔软冰凉的手掌,但却温柔可亲,好似母亲的爱抚。三夫人抚摸她、安慰她、观察她。楚歌任由她摸着,心里有最柔软的一处地方正在蠢蠢欲动。她忍不住喊道,三夫人……却就听到三夫人说,有人跟你说过你很漂亮没有?楚歌,你真的很漂亮,你又年轻,又美丽,真让我羡慕。楚歌忙道,奴婢是美不过三夫人的。三夫人笑笑说,好啦,这又何必安慰我。我已经老了,我知道。你们这些年轻姑娘才是最宝贵的。不过我年轻的时候也很漂亮,老爷说他对我是一见钟情。这么说,你应当便晓得我当时有多美。但人人都有年轻的时候,人人都美过。这也没什么。

三夫人说话时眉眼弯弯。她虽然已经不那么年轻,可微笑时眼睛却依旧像新月一样。依旧可以看出十几二十岁时的绝代风韵。三夫人说,我看到少夫人,便总想到我刚入府那时。那年的大夫人还不是凝竹,她叫含锦。我比她小两岁,虽然是妾室,但她却总待我们如亲姐妹。那时候,也是我同她最好。静水性子孤僻,不爱出来同我们聊天,她便拉了她一同出来喝茶。那时我们都像你们这么年轻,十几岁,二十几岁,关系好,就不觉得这府里生活有多难熬。

三夫人轻轻拍着她的手,陷入了一阵美丽的回忆。楚歌静静地听着,不发一言。她从没听到过有谁谈论这位最初的大夫人,全府好似都忘记她一样,但段敬山和段敬云两兄弟却依旧昭示着她的存在。她已经死了,但她的儿子还在世,她的姐妹还记得她,她便永远不会消失。三夫人摸摸她的手腕,用一掌测量粗细程度,叹一口气,喃喃说道,可是那又怎样?好人总不长命。她生下敬云后不久便去世了,我不知道她那时有多痛苦,因为我一生没有怀过孩子。当年老爷在易家看到我,他说看到我的第一眼就知道我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就是那个人,段府就是我的另一个家。

三夫人笑着说道,是呀,一个不受宠的庶女,从小受到哥姐的欺压,还要亲眼看到自己的姨娘被主母教训,这一生怎么顺遂得了?我不怨我信了他,我什么也不怨。楚歌,我只怨我自己。是我命不好,拖累了我姨娘,也拖累了我自己。

楚歌不知道为什么三夫人就这么突然地开始回忆,但她听着听着,心里也不好受。三夫人说段盛尧当年对她一见倾心,可如今却落到如此下场,任谁都无法开颜。她低头看着三夫人拉着她的手,心头一阵乱麻。头顶却突然又落上一只手,温柔地揉了揉。三夫人看她模样,像是觉得好玩,温声道,怎么了,一副这种表情?

楚歌勉强笑笑,说,三夫人也不要多想,老爷大概只是一时气急攻心,很快就会还三夫人一个清白的。

可话说至此,她自己都知道不可能了。这么多年在段府,段盛尧什么脾气秉性她也知道。他确实算不上暴戾,但倘若真的触及到了底线,便会一直记很久,下手罚得也极重。他是一个有威严的人,故而府里没人敢顶撞他。尽管楚歌知道之前的那些事都不是三夫人做的,但段盛尧心里有了芥蒂,真相便已不重要。她不敢想倘若三夫人被休弃,日后日子又该怎么过。她只得紧了紧手指,握紧她的手掌,强颜欢笑道,您放心,不出三日,一定不出三日,老爷便又会再待您如初了。

三夫人看着她,眼中充满着极度的温柔情怀。她轻声说,楚歌,你以为我要的是这个么?不。这么多年过去,他还爱不爱我已经不重要了。我只想要我爱的人平安,让更多的人能够不步我的后尘。她抚摸着楚歌的手指,摩挲过掌纹和手腕经络,半是出神,半有平和的思维凝聚,慢慢说道,你是个聪明姑娘,我拿你当妹妹看,当女儿看。我没有孩子,如果我会有孩子,也许就是你这样的。男孩儿像你这么乖,女孩儿像你这么聪明。不过不重要了。有你,大夫人和揽枝,还有小小姐,便是我此生最幸运的事。

我希望你们开心,希望你们高兴,希望你们幸福。除此之外,我别无他求。我希望你们长命百岁。

三夫人说完这句话,便闭了嘴,只静静微笑一阵。她紧紧握着楚歌的手,突然用了力,把她抱进怀里。楚歌撞进她的两臂之间,抬手紧紧抱住她的腰,那一瞬,她从她的身上嗅到了一股淡淡的桂花香,手指间的丝绸像刀锋一样割着她的手指,是纱的剐蹭,却好似鲜血淋漓。

楚歌突然有点想哭。她为这一幕感到震撼,为三夫人的话感到惊惧。绝对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被她拥抱时,她感到自己突然身处云端,但顷刻间就坠落下来。

三夫人将侧脸紧紧贴着她的,按住了她的头。楚歌听到她在耳边轻轻说,去跟大夫人好好解释解释,就说三姨娘没想着害她。那个娃娃真的不是我放的,我当时祈愿她母子平安。如果我哪里做的不好,就是去之前没有告诉她。让她不要为我担心。

三夫人放开她。她的手扣着她的肩膀,脸上带着淡淡的鼓励。她请楚歌走出门去,去告诉大夫人自己没事。楚歌不去。或者说,她不敢去。她抓着桌角,任由三夫人怎么推她也不走,但却又不知如何表达,只得咬了牙,说,要告诉大夫人,那就三夫人自己去才有诚意。

三夫人有些吃惊地笑一笑,说,老爷不许我出门,我怎么去找大夫人?

楚歌坚定地说,那奴婢就去请大夫人过来。

三夫人说,我刚刚还夸你聪明乖巧,现在你就这样了。大夫人怀胎八月,还有两个月就生了,你让她现在赶来?不是要着动她的胎气吗?

她说得义正辞严,楚歌无话可说。她立在桌旁,低垂着眼睛沉默不语。三夫人放轻了声音,又恢复了那种安慰的情态,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过不要这样想。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我要等着老爷给我清白,解释清楚那个娃娃与我无关。不然,恐怕这件事在大夫人心里也是一个坎,我不想着自己,也要想着大夫人呀。

她起了身,拉着楚歌的手把她往外赶,口中道,真的,姨娘什么时候骗过你?楚歌扬起脸来,说,奴婢很快就回来,三夫人要等着奴婢。三夫人微微笑着说,好,我等着你。不过也不要太急,路上小心些。马上就到黄昏,太阳要落了。一切以大夫人为重,替我传句话就好,其余的,不必太担心。

楚歌被她推出门去,半信半疑地跨出两步,转头一看,三夫人正站在门口,笑意盈盈地看着她。天光打在身上,像是度了一层淡淡的金边。楚歌一转头,下定了决心,提着裙子就往大夫人房间跑去。她感觉自己此生都没有跑得这么快过,在路上一直默念着来个人、来个人,可总有人经过的小道上却一个人没有,等到来到大夫人门前时,才终于看到一个熟悉的人,是水儿,她正站在门口扒着门缝不知道在干什么,瞧见她来,慌忙招手,说老爷又给大夫人找了个大夫,现在都在里面呢。老爷面色凝重,也不知怎的。就怕有事。

楚歌一愣,说老爷在里面?她也贴着窗户往里瞧了瞧,果真如此。她细细观察了一番,觉得自己现在进去提到三夫人,只怕是火上浇油,便干脆地从窗户旁退开,当机立断决定先回三夫人那里,对水儿说,这里有宛情姐姐看着,你帮我个忙。水儿道,什么忙要现在做?只怕大夫人一会儿喊人叫个空。楚歌焦急地说,现在不好给你解释,可只怕晚一步。水儿,你能不能帮我去喊下二少爷?就说三夫人现在非常伤心,让他赶紧赶去一趟。我还得去看着三夫人,以免她做傻事。

听闻此句,水儿也吓了一跳,连忙跟着楚歌跑到离屋子远些的地方,小声说,三夫人怎么了?怎么就要做傻事了?楚歌说,没时间给你解释了,你快去找二少爷吧。水儿重重点头,说,好,我去。不过你见了三夫人,可一定要记得跟她说,大夫人相信不是她干的。就在方才还在向老爷求情呢。

楚歌道,我知道。两人便不再废话,一个奔回原路,一个去找段敬云,分头而行。

楚歌气喘吁吁,心跳如雷,不知道是跑的还是紧张的。可她身体上却不累,一口气跑过去也不觉有异。她心里胡思乱想着,分明没有给大夫人带回话去,可就又回来见了三夫人,也不知道她会不会不高兴。又想到小小姐分明说今晚想和姨娘睡,可看这架势,老爷应当也不会同意了,也不知道小小姐会不会哭。

她这样想着,这样念着,将有关的没关的都在脑子里过了个遍,可心头那种惊悸却依旧未曾落幕。楚歌的心里充斥着一种极度的忐忑。她紧紧贴着裙子下摆,等跑到三夫人庭院里时,黄昏已经到来。阳光从身后洒下,拉出一条长长的影子。三夫人的房门关了,庭院里没有一个人,一如既往的冷清,而这寂静里似乎又有了什么别的东西。

楚歌一路跑来,到了这里却突然感觉到一阵疲累。她的胸腔起伏个不停,喉头腥甜疼痛,一张嘴就想吐血。楚歌不顾礼节,扶着膝盖用力喘了两口气,在这寂静里头昏脑涨,也不在院外请安了,上前两步便撞开了门,踉跄着栽进了屋中。

她没来得及抬头,于是入目便是一片寂寥的红色。那一瞬,她的时间仿佛业已停止,粗喘的喧嚣消失不见,萦绕在耳侧的只有来自于黄昏的沉默的死寂。

三夫人躺在榻上,手边放着一只茶盏碎片。喉间横了一道伤口,血涌了满地。她的脸上、身上全是血。但面容平静,似尚有笑容。

楚歌不知她应有什么样的反应。她甚至感受不到酸涩,只觉得眼眶干。她就这样静静地呆立在门口,直到水儿带着段敬云赶来。水儿一声石破天惊的尖叫才仿佛终于点醒了她,那瞬,楚歌一把扶住门框,扑通一声软倒在地上。两行眼泪淌了下来,一阵深重的绝望宛如洪水一般席卷着她的心。楚歌跪在地上,她只知道哭,却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哭。渐渐地眼前欲黑,她不知道是天暗了下去,还是双眼已经失去了力气。依稀之间她感到自己被谁抱住了,紧接着是一阵激动的叫嚷。但她捂住自己的眼,抬不起头来,也直不起身。楚歌的脑袋也像耳边一样吵吵嚷嚷。她只能在那些起伏不定的尖啸里捕捉到她的哭声,像被茶盏落地一瞬间的碎裂声响,接着便归于冷寂,坠入深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